“外语与外语教育前沿”系列讲座语言教材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 时间:2021-10-21 点击数:

62-23日,由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外语教材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育前沿”系列讲座之语言教材专题成功举行。该专题邀请国际教材开发协会(MATSDA)创始人兼现任主席、英国利物浦大学名誉客座教授、美国阿纳海姆大学TESOL教授Brian Tomlinson主讲,共开展了六场讲座。此系列在线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600余位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参与,讲座分别由我中心张虹副教授、博士生李会钦、硕士生李晓楠、王禹心主持。

62日第一讲的主题是“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教材设计(一)”。Brian Tomlinson教授基于语言习得基本原则提出了教材设计需要遵循的三项规则,即确保教材 中的语言内容是多模态的、真实的、情境化的,能够使学习者多方位体验语言使用,激发并提升学生的认知及情感互动。

69日第二讲的主题的“理论指导下的语言教材设计(二)”。Tomlinson教授聚焦另外三个教材设计原则,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指出教材活动应与学习者已有经验相联系,引领学习者独立探究语言使用、真正应用语言。

611日第三讲的主题是“语言教材分析、评价与改编(一)”。Tomlinson教授梳理了教材分析(materials analysis)和教材评价(materials evaluation)的特点、意义及不同之处,并从数据收集等角度探讨了使用前的教材评价(pre-use evaluation)、使用中的教材评价(whilst-use evaluation)、使用后的教材评价(post-use evaluation)。

616日第四讲的主题是“语言教材分析、评价与改编(二)”。Tomlinson教授认为,目前众多教材根据“以前的经验”(repertoire)编写,而非“理论”(principle),编者并不了解使用该教材的学生,因此所有的语言教材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此外,教材需要被赋予人性,并与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在课内外与他人交流。

618日第五讲的主题是“语言教材使用研究”,主要论述教师如何使用教材。Tomlinson教授从教材使用角度将教师分为三类:“课程创造者”(curriculum makers)、“课程开发者”(curriculum developers)和“课程传播者”(curriculum transmitters)。Tomlinson教授指出,教师应把教材当作灵活的、可供师生选择的补充材料,在理论指导下使用教材。

623日第六讲的主题是“语言教材研究新趋势”。Tomlinson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教材研究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当前教材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如“文本驱动法”(Text-driven Approach),并为未来教材研究的方向提供了建议,比如如何确保教材研究的信效度等。

在此系列讲座进入尾声之时,听众与Brian Tomlinson教授针对当下教材研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Tomlinson教授建议,教材研究者、教师、教材编者、出版社等应加强合作,促进教材的编写、使用、分析及评价。张虹副教授表示,外语教材研究已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的优质教材建设也正在扎实有力地推进。教材研究将会对中国外语教材建设与外语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内大厦3号楼
电话:01088816612  邮编: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