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与外语教育前沿”系列讲座第一讲 ——语言教学中的情绪劳动:经验教师对情绪挑战、奖励和管理策略的描述

作者: 时间:2021-05-28 点击数:

2021525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育前沿”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行。本场讲座邀请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Elizabeth Miller教授进行了题为“语言教学中的情绪劳动:经验教师对情绪挑战、奖励和管理策略的描述”的精彩讲座。此次在线讲座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80余位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参与,讲座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主持。

Elizabeth Miller教授现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英语系副主任兼本科课程主任,主要从事语言教师相关研究,尤其关注情绪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其研究多发表于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SystemMultilingual Matters等核心期刊。

教学是情绪劳动的一种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情绪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教师情绪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逐渐提升。在本次讲座中,Elizabeth Miller教授聚焦经验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情绪体验和情绪管理策略,梳理教师情绪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前沿动态,厘清“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情感法则”(feeling rules)和“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等核心概念,为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

随后,Elizabeth Miller教授分享了来自四个国家(美国、英国、德国和挪威)50位经验型语言教师的教学情绪体验。基于访谈记录,围绕“语言教师在教学中最常见的情绪是什么”“教师关怀及教师回应如何转化成教师情绪劳动”“情绪劳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情绪资本”三个研究问题,Elizabeth Miller教授归纳出经验型语言教师的情绪体验及情绪管理策略。访谈记录表明,“幸福”(happiness)、“热情”(Enthusiasm)、“关怀”(Caring)、“满足感”(Satisfaction)、“自豪感”(pride)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情绪体验;教师职业所遵循的关爱伦理(caring ethnics)需要教师付诸大量的情绪劳动;参与研究的教师分享了其情绪管理策略,包括反思情境、主动规避、表层扮演、与其他教师沟通等。

综观教师的情绪体验及教师运用的情绪调控策略Elizabeth Miller教授论述了“情感法则”(feeling rules)与“关怀式教学”(teaching as caring)、“情绪管理”(emotional management)与“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情绪资本”(emotional capital)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对于语言教师最为有益的情绪管理策略,批判性地从社会文化视角思考教师情绪的性质。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大家与Elizabeth Miller教授就研究方法、教师情绪研究概念框架、未来研究启示等诸多方面展开了精彩的互动和讨论,教师作为个体,其内心感受和情绪调控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为此,Elizabeth Miller教授建议,教育研究者及教师需要正视教学中的负面情绪,并积极与他人交流寻求支持,并期待研究者在教师情绪领域多开展历时、深入的研究。


供稿单位: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

撰稿人:张虹

审核领导姓名:何伟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9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院国内大厦3号楼
电话:01088816612  邮编:100089